关于云蒙湖的历史和前世今生

来源:米乐体育官方下载地址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2-07 01:29:19

  准确的说,作为山东省的第二大水库,云蒙湖不是湖,而是完全人工挖凿的一个水库,它之前的名字叫“岸堤水库”,储水量在10亿立方米左右,对周围数百公里内的灌溉、防洪、饮水等,都起着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。如今的云蒙湖,更是山清水秀,碧波浩渺,成为一方旅游胜地。

  70年前的多灾之地,今天的福泽之乡,这剧变来自于当时这个伟大决定和当地人民的无私付出,有幸通过李发举老师的文章,能让我们一睹这项可歌可泣的伟大工程的前生今生。

  1945年,我出生在现云蒙湖中心水域的蒙阴县官庄区熊家万村。我在云蒙湖边长大成人,与云蒙湖相伴生活了60多个春夏秋冬,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
  在60多年的时光岁月中,我亲眼目睹了云蒙湖的诞生和发展。修建云蒙湖,历经勘探、施工、移民、维护旁边的环境建设等过程,每一个过程中都有坎坷的经历和为之奋斗的汗水。每一项工程的完成,都伴随收获的喜悦。

  时光如梭,转眼就是60年。60年间发生在云蒙湖或与云蒙湖有关的故事,已被大部分人忘却,有历史的记忆变成了永久的深藏。现在70岁以下的人对修筑云蒙湖,压根儿没有了印象。,重拾云蒙湖的故事,我作为一名云蒙湖修建过程的旁观者和云蒙湖全部历史的见证者,记录下云蒙湖的点点滴滴,以飨读者。

  东汶河流经泰安、莱芜、蒙阴、沂南、临沂等县市。主流由若干小支流组成,其中,最大的支流梓河发源于鲁沂山区,流经淄博、沂源、蒙阴等县市。两河流经蒙阴重山时交汇,然后滔滔河水直奔临沂、注入江苏沭河。

  按照长远的历史观,上溯千百万年,这两条河是沿河居民的母亲河。她们以孜孜不倦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孕育了无数个山地小平原。进入蒙阴地域之后,冲积出了城东洼、桃曲洼、高庄洼、官庄洼、石桥洼、荆汶洼、旧寨洼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洼地平原。这些洼地平原被称为蒙阴的粮仓,养育了十几万蒙阴人民,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。

  一提起河流、水库,人们自然而然地把它和引水灌溉联想起来。东汶河和梓河都是低洼河,河水在洼地河流中流淌,远离河两边的农田耕地,由于地势较高,所以旱了无法浇灌,只能眼望着河水白白流走。

  两条河流属于季节性河流,河水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,平时河水较少,汛期一到,河水暴涨。遇到雨量大的年份,一场大雨过后,河水溢出,淹没粮田。

  据老人说,1950年夏季,雨量特别大,阳历七月的一场大雨,使河水涨到平常年份的四五倍。一眼望去,宛如黄河,滚滚而下。河两边的庄稼被水淹,部分村庄进水,房屋被冲垮。严重的水灾摧毁了农民们丰收的希望。

  既然东汶河和梓河不能造福于人民,就应当改造它、利用它,让它为人民造福,充分的发挥两条河流的有效功能。

  在毛主席“水利是农业的命脉”伟大论述的感召下,蒙阴人民产生了兴修水利,改天换日的决心和设想。

  时任蒙阴县委书记的王显宗同志是中央下派干部,大学本科毕业生,思想开放、意识超前,具有战略眼光。他在经过调查研究后,向上级提出了兴修重山水库的设想,并提交了可行性报告。当时的临沂地委书记薛亭同志非常支持蒙阴县委的这个大胆的设想。并以地委的名义向山东省委打了报告,获得山东省委、省政府的支持。水电部部长傅作义同志亲自审定该项目,并委托北京勘探设计院进行勘探设计。北京勘探设计院接到任务后,立即对建库区域的地质地形进行详细勘察。他们出动飞机,从东到西,从南到北进行低空拉网式勘察。飞机从几十米高处掠过,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,着实让人惊恐不已。

  我清楚地记得,1959年农历8月的一天上午,从旱灾挣脱出来的农民正在田间劳动,他们锄地的锄地,收割的收割(收高粱),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。突然从西边飞来一架飞机,呼啸声划破了田野的宁静,农民们不知道飞机是干什么的,是不是要投弹杀人,认为蒋介石要了,战争要打起来了,吓得东奔西跑,各自找隐蔽的地方藏起来。当时蒋介石集团天天叫嚣窜返大陆,农民们有这种心态是很自然的。

  飞机飞了好几天,把周围的地理、地貌、自然环境勘察得一清二楚。过了大约一个月左右,才从明白人的口里了解这一个地方要修建一个大水库。但到底有多大,人们一概不知道。

  北京设计院很快确定了水库的规模及实施方案。设计院设计的参数是百年一遇洪水,千年一遇进库洪峰流量1.02万立方米每秒,总库容7.8亿立方米,年降雨量820毫米,径流量6.05亿立方米,兴利库容4.51亿立方米,控制流域1500平方公里。设计规划完成后,交国家水电部进行审核通过后,然后交给了蒙阴县人民政府。

  规划及实施任务交给县人民政府时已进入1959年的10月份,要在第二年,即1960年汛期到来之前完成水库修建任务并开始储水,时间紧、任务重,其困难程度很难来想象。但困难吓不倒勤劳勇敢的蒙阴人民,更吓不倒具有坚定意志的蒙阴县委、县政府的领导。

  县委书记王显宗于1959年10月22日召开全县领导干部动员大会,作了兴建岸堤水库的动员报告,组成了由县长马承时挂帅的工程指挥部,从此一场万人会战、规模浩大的人民战争拉开了序幕。

  说起的1958年,是天公作美、人不作美的一年。那一年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,是百年不遇的丰收年。但又是那一年,从上到下,刮起了一股浮夸风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运动,全民大炼钢铁。全村社员在野外睡统铺,夫妻分居。社员吃食堂,吃大锅饭,全村人在一起吃地瓜蛋。而1959年,老百姓却经受着饥饿的折磨,社员们都盼望着有朝一日有饭吃。把吃饭看作第一需求。

  历史的辩证法往往如此,有时候坏事能变好事。或者困难中蕴藏良机。饥饿中修建岸堤水库可能就是一个范例。

  1959年的秋天,秋风吹得树枝上的枯叶无精打采地趟在地上。地还是那片地,天还是那个天,闻不到一点春华秋实的气息。秋天过去,冬天就要来临,更大的困难、更严重的饥饿正向人们走来。怎样度过这个饥饿严寒的冬天呢?人民群众正因此发愁。

  社员在愁怅中听到了修建岸堤水库的消息。从领导的口中得知,参加修水库的民工吃饭不要钱,而且吃的是瓜干、玉米、高粱窝窝头,有时还吃小麦馒头,心中特别高兴。当然,高兴中也有忧愁,水库建成后,库外的得不到利益,库内的要淹没土地和房屋,需要迁居移民。但是在当时以食为天,吃饭比所有的事情都重要,所以吃的喜悦远远压倒了家乡被水淹的烦恼。因此广大社员群众跃跃欲试,积极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修建水库的大会战,村办公室门庭若市,前来报名参战的人络绎不绝。

  当时规定,报名参战的社员一定要符合条件,其中年轻、身体好是首要条件。报名后还要进行体检和面试,按照本村人口的六分之一确定名额,从报名者中挑选。当时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修水库的热度不亚于现在报名参军。报名人员不能走后门、讲面子成为当时的报名制度。

  我有一个堂叔,30多岁,身体看上去有点毛病,但不影响干活。他在村里通不过,又跑到水库指挥部找领导。但一直没通过。后来他用实际行动感化领导,自带菜团子到工地劳动,干最脏最累的活。七天过后,领导被感动,加上在工地后勤工作的父亲的极力推荐,才勉强收下了他。

  1958年,蒋介石天天叫嚣,并在沿海搞挑衅生乱子。为了反击蒋介石的叫嚣,我国实行全民皆兵制。各村民兵都进行训练。除军事训练外,还进行政治训练,使其牢牢树立敌情就是命令,召之即来、来之能战、战之能胜的军事思想。那时候,社会风气好,人的思想纯洁、组织纪律性强,对领导分配的任务欣然接受并能高质量地完成。不像现在的有些人,干起活来讲价钱,不顾大局和集体,只打自己小算盘。

  生活的极端困难,促使很大一部分人到有饭吃的地方去,这是积极报名参战的根本原因。其次是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所驱动,因而修建水库的民工轻而易举地调动起来。仅仅20天的时间,工地就汇集了蒙阴县的5万民工。临沂、郯城两县各出8000民工支援岸堤水库的建设,形成6.6万人的庞大队伍。参战的民工按照军事化编制,蒙阴5万人组成4个师,临沂、郯城各一个师。从此,一场万人大会战开始了。

  岸堤水库的工程量极大,按规划,大坝长1665米,坝顶高程181.8米,最大坝高29.8米,坝底宽45.5米,坝顶宽7米。水库正常储水位176米,死水位160.3米,工程需搬动土石881.26万立方,平均每位参战民工要完成150立方米。

  要完成水库修建任务,最大的困难、最艰巨的任务就是大坝清基。当时我们国家的经济困难,科学技术落后,农业生产基本处于原始时期,机械化水平极低。修建如此规模的水库,工地上只有一台压路机。其他包括小拖拉机在内的所有动力机械一台也没有,什么挖掘机、推土机、装载机等连听说也没听说过。整个修建过程一律靠人工,按现在的观点说就是白日做梦,天方夜谭。

  在如此艰巨繁重的任务面前,是畏首畏尾、望而却步,还是无所畏惧、勇往直前,参战的广大干部群众选择的是后者。12月3日召开万人誓师大会,会场四周,上百面红旗迎风飘扬,大喇叭里播放着《东方红》歌曲。县长马承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,参会民工举着手中的工具,发出了铿锵有力的誓言。

  他们的口号是:战天斗地兴水利,不达目的不泄气。大战180天,岸堤水库修建完。不怕风雪严寒,下水清基冲在前。锁住龙王头,斩断龙王腰,欲与龙王试比高。唯有牺牲多壮志,敢教日月换新天。誓师大会场面热烈,热气腾腾,寒冷的气氛一扫而光,吹在脸上的寒风好像一下子变暖了似的。

  随着三声开工炮的巨响,万人大会战开始了。青年突击队、妇女突击队、中老年突击队同时出现在清基现场上。千米长龙人头涌动,好一片震撼人心的劳动场面。他们镐刨锨除,小车运、担子挑,有的干脆用布袋子扛,八仙过海,各显其能。他们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活动,比速度、比质量,争先恐后,你追我赶,大幅度的提升了劳动效率。

  清基任务异常艰巨,要在宽80多米长的地面上挖深30米,还要把挖出来的土运到500米以外的地方,光挖运两项就要动土石方500万方。坝基正处在两河河床上,地面以下不足一米就有泉眼,越往下挖,泉眼越多,出水量越大。只有用好多台大马力抽水机不断地抽才能控制作业水面。由于天冷水凉,民工一开始穿着高筒靴下水,但一旦灌进水去,就不起保暖作用了。后来,民工们就干脆脱掉长裤,只穿着裤头,赤脚跳进水里。

  1959年冬是少有的寒冷冬天,早晨起来冷到零下17℃,滴水成冰,被水打湿的衣服,不到10分钟就冻得咔咔作响。在如此寒冷的天气中下水作业,确实有些残忍,但在一无机械设备,二无取暖条件的情况下,只能如此。实施工程人员心里想着工程的进度和质量,想着“困难即将过去,胜利就在眼前”,默背着“抗严寒化冰雪,胸有朝阳”,在冰冷里水里坚持着,坚持着……

  由于人的健康水平不同,身体机能存在一定的差异,部分民工经不住寒冷的刺激,下水不长时间就浑身哆嗦,咬牙闭目,说不出话来。遇到这一种情况,人们就把他拉上岸,送到取暖室里,再不行的话就送到工地医院治疗。

  还有一些人,下水时间一长,两腿就抽筋,一动不能动,遇到这样的一种情况时,同事们就立即将其拖上岸,用力搓腿,把绷紧的肌肉搓开,使其恢复伸缩功能,然后继续下水劳动。

  时代不同,人们的思想觉悟也不同。当时人民群众的生活相当艰苦,但是他们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,并不感觉多么苦。他们热爱党,热爱祖国,拥护人民政府,永远跟党走,其思想觉悟之高是当代所不能够比拟的。他们以党的号召为命令,以达成目标为目的,发扬连续作战和轻伤不下火线作风,完不成任务坚决不罢休。有许多民工被冻得站不住,倒在水里,爬起来继续干,实在不行了,就到取暖房里暖和一下,再跳到水里。

  我从当时的工地快报了解到,马家花园的党支部书记是从朝鲜战场上下来的老兵,属二等残废军人,按年龄、按身体都不适合下水,但他毅然跳下水去,给大家作出了榜样。青年突击队熊可录同志忠诚实在、一身正气。虽然身小力薄,但全身有使不完的劲。他在水中镢镐翻腾,上下起落,干活既快又好,不愧为青年突击队长。

  坝基越往下挖,泉眼越多,有的泉眼像水桶一样粗,泉水的速度很快。为了减小泉水流出的速度,民工们把被子拿来堵住泉眼,晚上睡觉和工友搭伙盖被子。

  随着坝基的加深,清基面越来越小,扬沙面由一级变成二级、三级、四级,所用民工慢慢的变多。南北3华里的清基场成了一条人沟、人河。号子声、口号声不断传来,好一片动人的劳动景象。

  清基整整用了两个月的时间,比原计划提前半个月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。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的基本要求。清基任务完成后,必须立即转入回填阶段,否则泉水会很快淹没整个坝基,形成一个人造海峡。回填不但要用清基土,还要用大量的坝外土。除此之外,还要向水下坝基填钢筋混凝土块。如此大的工程量,在当时没有一辆工程机械,全靠肩挑人抬、小车推。要在四个月内完成全部回填筑坝任务简直就是痴心妄想,异想天开。

  但是所有的人间奇迹都是人创造的,只有想不到,没有做不到。有时候受到条件的制约,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会造成失败。只要充分的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性,建成岸堤水库这个人间奇迹就一定能创造出来。

  在第二次誓师大会上,县长马承时向全体民工讲:修建岸堤水库到了关键时刻,我们已被逼上梁山,开弓没有回箭,只能背水一战,奋力拼搏,勇往直前。马承时的讲话又一次激发了民工的热情,再次举起了拳头,向着胜利再出发。

  任务就是命令,困难就是动力。随着马县长的一声号召,几万名民工赶赴回填的工地,打响了回填的淮海战役。

  回填需要运土工具,民工们自带的运土工具远远不足用,于是县政府拨出10万元资金,购买了台筐、筐头子、粪篓、钩担、小推车等工具,运土工具基本上达到了人手一件。手中有了工具,干起活儿来就有了底气,有了力量,达成目标就有了信心。

  工地中威力最大的运输工具是小推车。小推车的两个粪篓装得满满的,一人推,一人拉,一边一个人在两边拥,四人齐用力,推得小车快如飞。后来开展劳动竞赛活动,又把小推车上的粪篓由两个加到四个,装满土后总重达到1000多斤。在泥土里行走,着实需一些力量,但泥土堵不住路,重量压不垮人,走路的速度慢慢的变快,劳动效率大大提高。

  二人抬抬框是最多的运土方式,他们两人抬一筐嫌太轻,便把两个抬筐摞起来,一次抬两筐,有时抬三筐。民工们除了吃饭之外,一天到晚基本不休息。按里程计算,每天要行走80里左右。

  劳动量最大的当属单人挑的。一根钩担,两个筐头子,装满土后足足有120斤,但他们挑起筐,跚起担,胜似体育赛场上的竞走比赛。一天下来,两个肩膀压红了,磨破了,但没一个叫苦叫累的,只是默默的忍受着。

  为了加快回填的进度,上级调来了两台推土机,有了推土机,如虎添翼,有了推土机,人们就不用推土上坡了,把民工运来的土由推土机拥上坝顶,这样既省力,速度又快,大幅度的提升了劳动效率。

  修筑大坝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夯实土方。当时夯实土方需要靠石夯。石夯四人一组,牵绳起落,把松土砸实。为了动作一致,打夯人喊着号子,把三华里长的大坝变成了音乐舞台。压路机推着一个巨大的铁圆滚来回走动,把坝面进一步压平压实,保证了大坝质量。

  两个月,东出西落。两个月,日月轮回。两个月,万里长征。两个月,昼夜奋战。回填筑坝任务胜利完成。数万参战的民工向上级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。

  筑坝的最后一道工序是砌石包坡,回填筑坝任务完成以后,工地上留下了1000人,又从全县调石匠1000人进行采石包坡。他们与时间赛跑,争分夺秒,日夜奋战,仅用一个月就完成了护坡任务。县水汶站的同志安装了水汶监测设施。所有参战的民工以胜利的姿态向“五一”劳动节献出了一份厚礼。

 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。在整个岸堤水库的修建过程中,曾发生多次人命事故,共死亡44人,伤176人。死亡的44人中,有的是工地死亡,有的是与修水库有关的死亡。44人中男36人,女8人,皆为一线民工。他们中有的身体本来就有病,加工地生活条件差,干活累,睡眠不足,病情加重,治疗无效而死亡。有的在劳动中受重伤,不治身亡。

  也有的因事故而死亡。我记得垛庄的五位女民工,包括一位女民工连长,白天一起干活,晚上同睡一个地屋。为了取暖,她们在地屋子生了一堆火,半夜三更火着起来,屋子被点着了,五位姑娘睡得很死,失火之事全然不知,待浓烟将她们呛醒时才知道失了火。她们五人急忙跑出屋外,发现了自己未穿衣服,怕被前来救火的人看到后害羞。于是又钻进火里,结果三人被烧死,二人受重伤。现在想一想,这五位姑娘的死伤是多么无价值和幼稚可笑,这都是封建思想作的孽,如果现在,这样的悲剧是不会发生的。

  在水库修建过程中所死去的人都是平凡而又平凡的农民,他们的死也没什么轰轰烈烈,但他们是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死的,死得其所。他们用不怕牺牲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,在修建岸堤水库的历史上留下了浓浓的一笔。

  岸堤水库水位到达176以后,要淹没10万亩农田。78个村庄被淹没或受到严重影响。这样78个村庄,47494人需要迁居。迁居过程中需拆除旧房3.9万间,新建房屋4万间,这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。它比修建水库难得多。参加修水库是可以挣饭吃,而拆房移民是雪上加霜。政府的话得听,洪水的话更得听。不然就会被无情的洪水吞没。

  当时移民的方式有四种:一是整体迁出到外村、外县安家落户,独立成村。二是县内迁民,土地比较多的村庄割让部分土地并滚在一起,形成一片,让库区村民迁过去,成为独立村。接收迁民的村庄提前把房子盖好,让迁居的村民去就有其屋。三是成户就地搬迁。如果某村愿意接收,又有愿意迁入,就可以分散迁入,用句通俗的话说就是自由恋爱。四是在本村周围的山岭薄地上,建房盖屋就地搬迁。利用这种形式搬迁的村民最多,约占整迁居户的三分之二。

  不管采取哪一种方式,搬迁的时间限制在1960年汛期到来之前。搬迁的总原则是先搬出后完善,至于何时建房,建什么样的房子,自行决定。大多数居民都是搭建了临时设施,等待生产队给建房。当时上级规定,按原家中的住房间数新建一间房子,上级补贴70元,建房所用物资,一律自备,个人出资购买。意思是个人出钱,集体出工,按时达成目标,否则后果自负。

  按照现在的观点,面对如此艰巨苛刻的搬迁任务,搬迁户是不会接受的。但是当时绝大多数迁居户欣然接受,心中无怨言,口中无牢骚,一切行动听指挥,一切服从党安排。但也有个别搬迁户想不开,闹别扭,不愿搬,结果洪水来临的时候,他们爬上了屋顶,大喊救命。这样的“钉子”户各村都有,最终都受到老天的惩罚。

  蒙阴县刘官庄乡熊家万村是我的老家,我亲眼目睹了我村的搬迁过程。搬迁前,村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,要求党员带头,五天内搬完家。然后又召开全体社员大会,宣传了上级关于搬迁移民的政策,要求同意外迁的和不同意外迁的村民分别到村委会报名。凡是不同意外迁的社员都要在15天之内无条件地完成就地搬迁任务。当时我村105户人家没有一户同意外迁的。他们各自发挥各人的潜能,只用十多天的时间就在地势较高地方搭起了地屋子和团瓢,安了临时的家。各生产队组织社员突击盖房,抢时间、加速度,一排排新房平地而起。1960年汛期来临的时候,接近一半的社员搬进了新房。其他人家进一步加固了临时设施,做好了迎接汛期洪水到来的工作。

  有备则无患,无备必遭殃。1960年7月的一场大雨从天而降,山洪暴发,河水猛涨,冲塌了所有未拆除的房屋,沿途的村庄瞬间被淹没。树木被冲倒,许多牲畜被淹死随河水而下。河水中漂浮着房草木棒,牲畜尸体,甚至有人被淹死在水中,其现状惨不忍睹。那一场大雨使沿库村庄蒙受了巨大损失。但是我们熊家万村因事先有了充分的准备,所以基本上没有受到损失。只是村前绿色的田野变成了一片汪洋,村中的肥田沃地没有了,留给我们的只是山岭薄丘。

  俗话说:“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”,但是我们村的情况是靠山无望,靠水无门。我们村人多地少,人均不足六分。单靠这点山岭地养活不了全村500口人。上级希望我村整体移民到沂南、临沂、郯城等邻县。但我村代表到相关移民点看了一下,没有被看中,于是取消了外地移民的念头,转向部分移民,减少村中人口的打算。

  1961年春,我县争取了一些去黑龙江省的名额。经过宣传动员后,我村有16户同意去东北。其中有四名党员,分别是熊可录、刘乃臣、刘长青、刘长英。他们三月份准备、四月份动身,乘绿皮火车直赴黑龙江省宁安县光明镇。由于我们村是老解放区,人员素质较高,所迁的人群中党员人数较多,就把我村的16户全部安排在光明蚕种场当工人,吃统销粮。

  当工人吃统销粮本来是好事,但往往是好事中伴有不如意的地方。1960年我们这里生活极度困难,实指望到东北后能吃饱饭,不再饿肚子。谁能知道东北和咱这里一样,广大群众也是忍饥挨饿,靠到田里拣豆粒、挖野菜度日子。工人吃统销粮,每月20多斤,不准到田里捡粮,所以生活比当地农民更艰难。蚕场副书记熊可录同志感到对不住随来的兄弟父老,想带他们返回山东老家。由于种种原因,返回老家的只有8户,其他8户留在了东北。

  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,黑暗过去便是光明。留在东北的同志度过了困难时期,日子一天天好起来。相安60年,今朝更幸福。目前,他们家家有自己的经营项目,日子过得红红火火。返乡的同志依然过着平静的生活。随着改革开放,国民经济快速地发展,人民的生活水平慢慢地提高。我们熊家万村也紧跟时代的步伐,不断向小康迈进。

  岸堤水库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。60年中岸堤水库经过了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。第一个阶段称为保守期。年复一年,面貌依旧。水库水位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,鱼儿在水中自然繁殖与生长,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。水库两边的农民守着有限的贫瘠的田地过着平淡无味的生活。这种状况维持了22年。

  1992年蒙阴县来了一位新任县委书记刘宗元。刘宗元上任时40多岁,年富力强,黑乎乎的脸上透着一股自信不服输的精神,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。刘宗元思想开放,眼光长远,做事有前瞻性,改革开放的胆子大、步子快。随着刘宗元书记的到来,蒙阴进入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新阶段。沉睡的岸堤水库也焕发出勃勃生机,进入了发展期。

  刘宗元认为:岸堤水库这一个名字既土气又不符合实际,它本来在蒙阴,为什么用沂南的地方命名。于是刘宗元依托蒙山将岸堤水库改名为“云蒙湖”,动听的名字给岸堤水库注入了新的活力。1993年,云蒙湖和蒙山、孟良崮一起被列入蒙阴发展整改规划。

  一是加强对云蒙湖周边的环境建设,做到美化、绿化、净化三位一体。水库沿岸进行梯次性种植,做到近水植树成林,向上果树成片,再往上大片耕地粮田,建设三个层次,实现阶梯性发展。沿湖社员群众学习大寨人,走大寨路,大干快上,与天斗、与地斗,与自然环境斗,斗了三年,模样大变,云蒙湖换上了新外装。

  二是充分发挥云蒙湖的灌溉功能,沿湖各村庄在湖边修建灌溉设施,改机灌为电灌,大幅度的提升了灌溉能力,使沿湖80%的土地能够灌溉,基本实现了旱涝保丰收。

  三是发展淡水养殖业,努力增加库区人民的经济收入。俗话说有水就有鱼,这话一点儿都不假。刚建水库的那几年,不知为什么,库中的鱼虾特别多,撒下网就能逮鱼,放下网兜就能逮虾,有时一旋网能打到几十斤甚至上百斤,一晚上网兜能钩到大虾十几斤,打上来的鱼从一斤到十几斤不等。

  有一次,我村的熊可敬捉到一条黄介鱼,两人抬着头,尾巴却着地,足有80斤重。冬天,库水结了冰,随便堵住一条小水沟,泼干水就能捞到很多小鱼。打的鱼多了,卖不出去就用来喂猪。水库中的鱼多了,人们便开始了专职捕捞。很多人家打了船,买了网,一年四季不间断的捕捞,水库成了取钱的银行。那时的捕鱼者只管捕捞,不管放养,库中鱼虾慢慢的变少。鱼虾产量有限,经济效益不高。刘宗元书记适时倡导并推行渔业生产两条腿走路:野生与放养结合,以放养为主,大力开展网箱养鱼,努力提高水面单位面积产量。在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,网箱养鱼得到了普及和提高。鱼的产量是过去的十几倍,让库区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,云蒙湖库区向渔米之乡靠近了一步。

  四是大力发展云蒙湖旅游业,助推我县旅游强县建设。蒙阴县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。有天然环境,有红色基因,有广阔的湖面,大有开发旅游的有利条件。1994年,县委刘宗元书记提出综合开发蒙阴的旅游业,其中把云蒙湖列为开发的重点,要云蒙湖成为蒙阴旅游金三角(蒙山、孟良崮、云蒙湖)的一角。要搞活云蒙湖旅游,首要的问题是确定旅游线路,修筑旅游道路,建立旅游景点,加强旅游设施的配备。三年时间,县财政出资修建沿湖路50多公里,建驿站8个,建起了船运码头,配备了汽艇和小游船。同时上了划水和水中跳伞项目,极大地提高了游客的兴趣。尽管有一些水上运动条件不足,存有一定的危险性而被后来取消,但是它对发展云蒙湖的旅游事业奠定了基础,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。

  云蒙湖历经沧桑巨变,谱写了壮丽诗篇。历届县委县府,特别是1997年以后的县委领导按照刘宗元书记的既定思路去发展、去建设,使云蒙湖旧貌换新颜。

  然而,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,而且两个方面,跟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相互转化。在云蒙湖发展养殖业,进行规模性的网箱养鱼,在当时确实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儿。但是,随着网箱慢慢的变多,向库中投放的饲料也慢慢变得多。据不完全统计,2002年云蒙湖中容积为100立方米以上的网箱有三万多箱,每天向水中投放饲料多达300吨。饲料余渣和鱼排出的粪便将云蒙湖的水污染,严重影响了水质。

  2006年,云蒙湖下游地区进行饮水改革,扩大廉价水源,云蒙湖成为主要饮用水源地。要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,首当其冲的是禁止库中网箱养鱼。临沂市委、市政府下达《禁止云蒙湖内网箱养鱼,限期清理湖中现有网箱》的文件后,蒙阴县委县政府坚决贯彻执行,成立了县、乡、村三级领导网络,采取了三步走的工作方法,层层发动落实到位。

  一开始,大部分养殖户想不开,有怨言,认为清理网箱禁止养鱼断了财路,触动了养殖户的经济利益,思想抵触,迟迟不行动。面对现状,各级领导从思想教育入手,大讲奉献精神,宣传云蒙湖上下游一家亲,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应有的隔不断的亲情。有的村民语重深长地说:云蒙湖下游人民,也是我们的亲人,他们的健康牵动着我们的心,为了让他们喝上清洁健康的水,舍弃我们的一点利益,值了!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,在先进典型的影响和带动下,广大养殖户纷纷报名接受清理,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新局面。

  县委县政府本着维护群众利益,不让养殖户吃亏的原则,克服财政困难,采取了县财政出资、全县干部职员延发工资的方式,筹资5000万元,出台了合理的赔偿政策和优先奖励政策。政策规定每个网箱按照容积大小进行赔偿,网清款到,不拖不欠,对于先报名先清理的养殖户还给予一定的奖励。由于政策正确,措施到位,加上处在第一线的各级领导深入基层,忘我工作,网箱清理工作进行顺利。一年的时间,彻底清除养鱼网箱11万余只,再次体现了蒙阴人民的大爱与奉献精神。

  网箱清理后,人工养殖的没有了,但库中的野生鱼照样繁殖生长,肉质鲜美,云蒙湖生态鱼已成为享誉全国的知名品牌。

  如今的云蒙湖,春和清明,花香鸟语;夏日时节,风雷激荡,湖水滚滚;秋实之季,清风明月,波光粼粼;冬季来临,雨落雪飞,天水一色。如果来到云蒙湖游上一游,你一定会情趣怡然。身处湖边,微风徐来,潮气扑面,令人心旷神怡。坐在钓台上,小试一钓,更感情趣满怀。

  环湖路更成为一条秀美的景观带,我这八十岁的老翁,从城里骑电动车,欣赏着湖光山色,半小时即可回到老家熊家万。如若儿女开车,则二十分钟不到。这在30年前,简直就是天方夜谭。

  写到这里,我不禁想起1994年蒙阴县委书记刘宗元写的一首七律诗:巍巍大坝锁梓汶,碧波浩淼云蒙水,昔日硝烟今已去,健儿三十显神威,游艇穿梭踏细浪,鹤翔鱼跃相伴随,待到珠明鱼肥日,千帆竞发满载归。

  云蒙湖是领导的远见创举,是蒙阴人民吃苦耐劳,艰苦奋斗的结晶,也是蒙阴人民敢于奉献,改天换地的标志,它将永远载入蒙阴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史册。



最新文章